寒假期间,我校积极响应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号召,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就业行动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、优化就业服务、强化就业指导等举措,我校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,还提升了就业竞争力,成效显著。

校院领导亲自带队走访20余家企业,新增8家校企合作意向企业,开拓500余个涵盖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、金融服务、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就业岗位。其中,生物与环境学院与浙江仁欣环科院开展了深度合作洽谈,推动毕业生联合培养计划;商学院对接了宁波泽汇国际货运、华瓷通信等企业,发布20个岗位需求;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与宁波赛尔集团有限公司就2025年毕业生特训营事项达成了初步意向;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则走访了宁波双林汽车、如意股份等企业,探索“产教融合”新模式。

我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平台。通过就业信息网、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,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和宣讲会预告,举办了云招聘会,邀请59家企业参会,发布了254个职位,覆盖了1000余人次的毕业生。 同时,学校还利用浙江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、教育部“互联网+就业指导”公益直播课、“就业育人大讲堂”等网络平台,为毕业生解析职场心态与技能。
此外,线上办理就业协议80余份,通过浙江24365平台实现“云签约”。线下协调返校住宿、实习安置等需求60余项,确保学生求职无忧。学校还开展了5场线上培训,涵盖简历制作、面试技巧、职业规划等内容,累计服务学生1500余人次。 各学院也结合自身特点,提供“一对一”求职建议、结合返乡安全教育融入就业指导等贴心服务,文化与传播学院设立假期“就业站点”,针对寒假期间公务员、事业单位面试学生提供专项材料盖章、寄送服务。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带领学生参加宁波市第三十六届毕业生洽谈会,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开年招聘会,助力学生与企业直接对接。
各学院通过线上问卷、班会座谈等形式开展就业意向调查,摸排毕业生就业意向、实习需求、技能短板等,建立“一生一策”就业档案,并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分类指导帮扶。法学院建立“就业服务专班”,专项负责公务员政审、考研复试指导等个性化服务。文化与传播学院利用线上直播、录播课程等形式,开展简历制作、面试技巧、职业规划等就业指导培训。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、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,学校实施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计划,提供就业心理疏导、求职补贴等支持,各学院结合实际制定了更加具体的帮扶措施,如提供就业心理疏导、求职补贴等支持,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。
未来,学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、优化就业服务流程、强化就业指导与帮扶力度,在此基础上开展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,持续做好做强“就创大讲堂”,完善数据跟踪,扩大宣传力度,进一步激发学生求职主动性,助力学生实现职业梦想。